【疾控抗疫風采10】省疾控中心衛檢中心多維發力迎戰疫情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省疾控中心衛檢中心按照中心統一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動員全體人員進入戰時狀態,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迎戰疫情。
一、整編集結,精干力量全力出擊
4月1日,海東市循化縣拉響疫情警報,衛檢中心迅速整編集結,12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移動方艙核酸檢測組趕赴一線,在祁曉東組長的帶領下,24小時輪班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和復核工作,共完成1.4萬余人份檢測任務。5月7日,由李崇亥任組長的4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移動方艙核酸檢測組緊急奔赴湟源縣;5月13日,由田登任組長的4名專業技術人員再戰澤庫縣。高原的夜晚尤其陰冷,年過五旬的田登同志,發揮著一名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克服寒冷和高原反應引起的身體不適,帶領省、州、縣組成的隊伍在狹小的移動方艙實驗室里,24小時開展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篩查和復核等工作,僅首2日就完成八千余人份檢測量。
二、規范收樣,為檢測工作提速
疫情來襲,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任務量龐大而繁重,收樣規范、信息準確,才能為后期檢測工作打好基礎。衛檢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統優勢,認真做好采樣點與樣本轉運箱、轉運箱與內部樣本、每個樣本與檢測結果等信息關聯,以及掃碼收樣登記、樣本檢測編號排放等工作,需要十分細心和細致,這些工作落在了老黨員馬韶輝同志身上,同時還要結合實驗室的實際,優化各項流程,細化各項程序,盡量節省時間、最大提高效率。
三、一錘定音,狙擊奧密克戎
如果說移動方艙核酸檢測隊是“利刃出鞘”,留守后方的檢測隊則是戰疫的“最強堡壘”。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不論在常態化還是應急處置中,衛檢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汪春翔同志始終奔赴在第一線,統籌負責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大事小事、事無巨細,吃住在辦公室,化身為戰疫“多面手”。4月以來,省疾控中心7樓病毒科和6樓細菌科實驗室夜夜燈火通明,60余名檢測人員在5個核酸檢測實驗室爭當“排雷兵”,上演“速度與激情”,與時間賽跑,進行著一批又一批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和疑似陽性標本復核工作,力爭將樣本中的“小陽人”第一時間“揪出”,發揮“一錘定音”關鍵作用。
四、與時間賽跑,基因測序溯源追蹤病毒
自2021年10月啟動青海本土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工作以來,衛檢中心對全省送檢的陽性樣本進行核酸提取、全基因組靶向擴增、文庫構建、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等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溯源工作。經常通宵達旦,及時獲得多個關鍵病例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為流調溯源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五、統籌物資調配,做好檢測保障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新冠疫情阻擊戰中實驗室戰場的物資狀態。實驗活動還未開始,物質耗材必須先備齊。試劑耗材、儀器設備等物資的應急儲備和調度工作落在了趙生倉同志身上,這名60后的老黨員,白天與隊員一起站在第一線,開展全省送檢的疑似陽性樣本復核工作,晚上還得熬夜聯絡物資情況,深夜接收物資,幾乎成了他的抗疫日常,常常是這通電話還沒接完,另一通電話又進來,因睡眠不足和勞累疲乏,最近增添了很多白頭發。
六、做好生物安全管理,讓病毒無處可逃
生物安全無小事,新冠陽性毒株的保存及運輸、廢棄物的處理、實驗室生物安全等工作,同樣十分重要。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衛檢中心始終將實驗室生物安全作為重點常抓不懈。唐志堅同志不僅要根據指揮部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等任務情況,隨時動態調配檢測人員,還要時刻給檢測隊員講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重點、薄弱點,從樣本接收到檢測,再到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叮囑著每一位隊員,確保從樣本轉運箱消毒、樣本滴漏處理、廢棄物雙層包裝、醫療廢棄物轉運車消毒、環境污染評估等每一步驟中嚴格落實生物安全要求,規范進行每一步操作。徐瓊同志,這名身材消瘦的老同志,在醫療廢棄物處理工作中毫無怨言,默默無聞地做著實驗室“善后”的大量工作。
當前新冠疫情防控正處于攻堅關鍵期,衛檢中心全體人員將繼續堅守崗位、沖鋒在前,團結一心、聽從安排,以快、準、嚴、實、細等工作要求,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作風,為決戰疫情防控作出疾控檢驗人應有的貢獻。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