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操中規范技術 在實踐中提升能力——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全省病媒生物監測技術培訓班
2020年7月2日至4日,我中心在西寧市舉辦了“全省病媒生物監測技術培訓班”,來自全省各級疾控中心的76名專業人員參加了培訓。本次培訓的目的是貫徹落實《青海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實施方案》和《關于深入開展“人員大培訓、崗位大練兵、環境大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規范監測技術,提升物種分類鑒定能力,增強相關疾病預測預警能力,并為疫情防控和改善城鄉環境衛生提供技術支持。
培訓班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馬永成主持,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信息處(省愛衛辦)石生珍調研員結合“廁所革命”、環境大整治、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指出鼠、蠅等病媒生物密度是反映城鄉環境衛生整潔程度的重要指標,強調各地要系統連續的收集基礎數據,為制定疫情防控、愛國衛生及衛生城鎮創建等重要工作政策提供決策輔助和科學支撐。
培訓班對監測方案進行了解讀,并對相應監測器械的安全性、實用性和操作性,以及考核評估細則和相關規范等進行了討論交流和共同學習。此外,所有學員均在賓館、飯店、醫院、綠化帶等重點生境,布放和回收了蠅類、鼠類、蚊蟲及蟑螂等監測器械,動手制作了標本,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了物種分類鑒定。學員們一致認為在現場實操中規范了技術和方法,在現場實踐中提升了標本制作和分類鑒定基礎能力,印象深刻,效果較好,紛紛表示要充分利用微信群等平臺,對培訓內容再學習再復習,鞏固提升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省疾控中心馬永成副主任結合全國病媒生物監測工作會議及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指出,當前我省已進入病媒生物繁殖擴散的活躍期,各地要科學規范地開展密度監測工作,不斷提高數據質量和數據報送及時性,持續強化相關疾病監測預警能力,深入推進全省愛國衛生、環境大整治和疫情常態化防控等重要工作安排部署。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