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麻豆|野花韩国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3|蜜桃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无套内谢大学处破女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培訓動態>詳細內容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通過視頻會議舉辦了202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培訓班

來源:職衛所 發布時間:2020-04-13 17:55:22 瀏覽次數: 【字體:

為確保2020年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項目工作順利實施,4月9日上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舉辦了 “202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培訓班視頻會議”。參加主會場的人員有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監測評估司李泰然副司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盧江主任、李寧副主任,監測一室楊大進主任,監測二室郭云昌主任,質管辦李業鵬主任;參加青海省分會場的人員有省衛生健康委食品處趙慶陽副處長,省疾控中心王曉節書記、主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質量管理的相關省市疾控中心相關科所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共30余人。

李泰然副司長強調一定要將202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抓好做好,一是食源性疾病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上報,強化醫療機構職責,發生與食品相關的事故和突發事件及時向政府和上級部門報告,提高處理食品風險隱患的能力;二是做好風險監測工作牽頭作用,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利用好、研判好風險監測結果;三是風險監測工作是縣級應該開展的工作,考核工作要與工作職責掛鉤,充分發揮好地方政府作用,將學校食品安全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合起來。

盧江主任充分肯定了2019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取得的可喜成績,監測工作制度和程序進一步規范,同時針對食源性疾病報告中存在的界限不清,職責不明導致監測工作難以落實等情況,及時修訂下發了食源性疾病報告工作規范;進一步強化食源性疾病屬地化管理職責,理順了食源性疾病報告一系列工作原則、機制、程序、內容和實踐要求;監測預警和技術支撐作用進一步發揮,加大監測力度,織密監測網,2019年食源性疾病報告醫療機構達到6萬余家,共報告疑似病例682萬余例,識別了1341起聚集性事件,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設置監測點2837個,覆蓋全國99.13%縣區,22個省實現全覆蓋,完成監測樣品11.1萬份,監測數據79.8萬個;監測有效地發現了掛面、方便面、小麥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貝類中的貝類毒素等食品安全隱患,為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和標準制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為加強監測工作質量,確保監測數據準確,開展了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國家級監測質量技術考核工作。

郭云昌主任介紹了2020年食源性疾病監測計劃主要內容和技術要點,內容主要包括六部分(病例的監測、暴發的監測、主動監測、專項監測、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食源性疾病的耐藥菌監測),采集的病例信息主要包括臨床癥狀和暴露史,簡化報告內容和報告程序,實現了網絡報告的醫療機構,接診醫生直接登錄報告系統報告病例信息,沒有實現網絡報告的醫療機構,從診斷到報告,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網絡報告;根據規范按照屬地化管理,明確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的職責,醫療機構負責病例信息的審核識別,疾控中心審核、核實病例報告,一般隱患在核實后2個工作日內完成網報上報,重大隱患在核實后2小時內通過電話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和上級疾控部門報告;暴發調查在流調結束后7個工作日內完成網絡報告。

楊大進主任介紹了202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基本情況、相關要求和質量管理,化學污染物監測項目共229項,微生物30項,采集樣品以容易引起高風險的散裝食品為主,省級采樣方案要合理,分散采樣,本地產品要求60%以上;監測數據、報告和總結都要嚴格按時限規定上報;按手冊要求,做好管理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監測結果要求省級復核把關,數據審核要由有經驗技術人員把關,信息報告強化屬地化管理,各單位要建立負責人制度;逐級培訓到位,培訓要有考核效果評價,按不同項目審核要求審核。

北京、安徽省、四川省、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分別介紹了各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成績和先進工作經驗。

經過這次視頻會議培訓,我們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任務的艱巨性,同時針對我省基層實驗室儀器設備配置不足,檢測專業人員缺乏,實驗室檢測能力有待提升的實際狀況,統籌各級資源,嚴格按照國家監測計劃、本省方案和監測工作手冊要求進行樣品采集、實驗室檢測、監測數據上報審核,在每個環節都要抓好質量控制這一關,以確保我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任務保質保量順利完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