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27萬多行人死在道路上——世衛組織呼吁為挽救生命而行動起來
2013年5月2日 | 日內瓦 - 每年有27萬多行人死在全世界的道路上,占124萬這一道路交通死亡總數的22%。世界衛生組織呼吁各國政府采取具體行動,增進行人安全。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道路安全周(5月6-12日)采用“使步行安全”這個標語在全世界拉開了序幕。有近70個國家表示在活動周期間舉辦活動,意在提請人們注意到行人的需要;在保護行人措施方面采取行動;并促進實現《2011-2020年道路安全行動十年》確定的拯救500萬人生命的目標。
可以采取多個步驟來保護道路上的行人。最新發布的由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制定的《行人安全:供決策人員和從業人員使用的道路安全手冊》促進各方重視聯合執法、工程和宣教措施,其中包括:
采用并且執行新的以及現有法律,減少超速,遏制酒后駕駛,減少手機的使用以及其他形式的分心駕駛行為;使基礎設施到位,將行人與其他交通方式分開(人行道、凸起的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安全島及路緣式中央分隔帶),降低車速(減速路障、隆聲帶以及減速彎)并改進道路照明;在城市中心設立行人專用區域,從而限制車輛通行;改善公共交通路線設計; 制定并且實施用于行人保護的車輛設計標準,包括在汽車前部采用軟質材料;組織和/或進一步加強創傷救護系統,保證及時處置面臨生命危險的受傷者。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道路安全周是強調全世界的行人每天所面臨的各式各樣挑戰的一次機會,”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和精神衛生事務助理總干事Oleg Chestnov博士指出。“我們都是行人,政府應當制定使我們所有人得到更好保護的措施。這不僅會挽救生命,也可創造使步行安全的必要條件。如果道路是安全的,人們會走更多的路,而這反過來會增進健康并保護環境。”
行人是最易受到傷害的道路使用者。研究表明,男孩和男性成年人在行人死者和受傷者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在發達國家,老年行人面臨的危險更大,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受到影響的往往是兒童和年輕人。身患殘疾的兒童和成年人作為行人與沒有殘疾的同齡人相比受傷的比例更高。
與其他道路使用者相對而言,行人死亡的比例在非洲地區最高(38%),在東南亞地區最低(12%)。某些國家的行人死亡比例幾乎可達到道路交通死亡數的三分之二,比如薩爾瓦多(62%)和利比里亞(66%)。
“每周有5000多行人死在全世界的道路上。這往往是優先發展機動交通,而使行人的需求被忽視了幾十年造成的,”世衛組織暴力和傷害預防及殘疾司司長Etienne Krug博士說。“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組織交通運輸系統的方式,做到步行安全并且挽救行人的生命”。
在全世界的道路上每年發生大約124萬例道路交通死亡情況,使道路交通傷害成為全球第八大死因,且是年齡在15-29歲的年輕人的主要死因。聯合國大會宣布實施《2011-2020年道路安全行動十年》,這為人們注意到增進道路安全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份廣泛框架。該行動十年是由世界各地的政府于2011年5月啟動實施的,它旨在建設國家道路安全管理能力;增進道路和車輛的安全性;加強所有道路使用者的行為;并且強化碰撞后救治。
世衛組織支持道路安全方面的工作,在方式上通常是圍繞五個主要危險因素向各國提供指導:超速、酒后駕駛、不使用摩托車頭盔、不系安全帶以及不使用兒童約束裝置;支持用以改進數據收集和創傷治療的活動;通過全球現狀報告來監測進展;并擔當行動十年的秘書處。
摘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13/make_walking_safe_20130502/zh/index.html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