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麻豆|野花韩国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3|蜜桃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无套内谢大学处破女

您的位置: 首頁 >健康生活>詳細內容

2008艾滋病相關知識

來源: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科 發布時間:2008-11-25 09:12:55 瀏覽次數: 【字體: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英文縮寫AIDS, 是一種病死率很高的嚴重傳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縮寫"AIDS"的音譯。它是由于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復雜癥狀的綜合癥。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醫學名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縮寫HIV),它侵入人體后破環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發生多種難以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處?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沒有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癥狀,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攜帶艾滋病病毒,都具有傳染性。
  不同之處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癥狀,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外表看起來跟健康人一樣。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數年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兩個:
  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后,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或消毒劑(如碘酒、酒精或醫院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死這種病毒,甚至用自來水沖刷,水中的余氯就會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蟲(如:蚊子、跳蚤等)體內存活。
  具有迅速變異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經常發生改變,有許多的亞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現在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現有11個亞型,而且這些亞型還在不斷變化著。

為什么說艾滋病是能夠預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非常明確,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體外環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殺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蟲體內生存,不能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關,完全可以通過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被阻斷,是能夠預防的。

作為個人,如何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但對個人來講是可以預防。

1)不發生婚前性行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制品。(如必須使用,要求醫院提供經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藥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拔牙、穿耳朵眼、紋身、紋眉、針灸或手術;
   
6)避免在日常救護時沾上受傷者的血液。
   
7)不與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膚的用具,如牙刷、刮臉刀和電動剃須刀;

有能預防艾滋病感染的疫苗嗎?

目前,研制疫苗的工作正在進行中,但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還需要一些時間。因為艾滋病病毒不同于一般的逆轉錄病毒,具有極強的迅速變異能力,這一特性不僅使人類免疫系統難以抵御其侵害,而且也給特效藥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極大困難。

目前有可以徹底治愈艾滋病的藥物嗎?

目前還沒有可以徹底治愈艾滋病的藥物。雖然有幾種藥物和治療方案,如"雞尾酒"療法,能夠治療與艾滋病有關的感染,抑制感染者體內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但這些藥物不能消除感染者體內的病毒,不能治愈艾滋病,只能推遲癥狀出現的時間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為有哪些?

這里的高危行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為。
  通過性途徑的高危行為有:無保護性交、多個性伙伴等。
  通過血液途徑的高危行為有: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膚的器械;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或血制品。另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液傳播的途徑,如:理發、美容、紋身、扎耳朵眼、修腳等用的刀具不消毒;與其他人共用刮臉刀、電動剃須刀、牙刷;體育運動外傷和打架斗毆引起的流血;救護傷病員時,救護者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通過母嬰途徑的高危行為有:艾滋病病毒陽性的女性懷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陽性的母親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不會感染艾滋病的途徑有哪些?

下列日常生活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1)食物、飲水、空氣;
  (2)公共場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如同在在一個教室上課、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辦公室的辦公用品,工廠車間的工具,以及影劇院、商場、游泳池等場所的接觸;
  (3)禮節性親吻;
  (4)禮節性擁抱;
  (5)雙方手部皮膚完好時的握手;
  (6)公用馬桶、浴缸;
  (7)蚊蟲叮咬;
  (8)紙幣、硬幣、票證。

夫妻生活中使用避孕套既能避孕又能避免感染艾滋病嗎?

避孕套是一種由高強度、高彈性的乳膠薄膜做成的套子,起一種物理隔離的作用。在夫妻生活中正確使用避孕套,可以避免精液進入子宮,從而避免懷孕,達到避孕的目的。同時,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陰道分泌液中,避孕套的物理隔離作用,就像一堵墻一樣,阻斷了艾滋病病毒從男性的精液或女性的陰道分泌液進入到對方的體內,從而避免了艾滋病病毒通過性途徑在性伴之間的傳播,達到避免感染艾滋病的目的。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正確使用避孕套才能達到上述目的。

為什么不能歧視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參與和合作是艾滋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視不僅不利于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還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家庭和社區要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高危行為、配合治療,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和維護社會安定。
  對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見的歧視行為有:隨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單位及生活史;將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個人生活狀態作為談話資料,渲染或猜測,嚴重傷害患者及其家屬的身心健康;以不正當理由拒絕為病人家屬提供社會服務,如購物、孩子上學入托、就醫等等;蓄意對病人及其家屬使用侮辱性語言和行為,包括故意破壞他們的財產和生活用具等;以不正當理由強迫患者家屬搬遷或無理限制其行動自由。

為什么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需要關愛?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目前,艾滋病尚不能為每一個人所認識,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歧視給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帶來的是悲觀、絕望和無奈;迄今為止的治療尚不能根除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存在尚需克服的困難,而關懷是一副良藥,關愛能鼓勵不幸者面對疾病,面對現在和未來,鼓起生活的勇氣,以及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預防控制艾滋病更需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參與,關愛、理解、溝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醫護人員合作,積極接受治療。

中國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那一年發現的?

19856月,北京協和醫院首先報告中國境內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此人為美籍阿根廷人,來中國旅游。發病5天后死亡。

一旦感染艾滋病,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艾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
1
、艾滋病對個人的危害
  生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發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狀況就會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奪去生命。
   
心理、社會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壓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會的歧視,很難得到親友的關心和照顧。
2、艾滋病對家庭的危害
  社會上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種種歧視態度會殃及其家庭,他們的家庭成員和他們一樣,也要背負其沉重的心理負擔。由此容易產生家庭不和,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因為多數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處于養家糊口的年齡,往往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當他們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額的醫藥費時,其家庭經濟狀況就會很快惡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結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兒無人撫養,或留下父母無人養老送終。
3、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強的20-45歲的成年人,而這些成年人是社會的生產者、家庭的撫養者、國家的保衛者。艾滋病削弱了社會生產力,減緩了經濟增長,人均出生期望壽命降低,民族素質下降,國力減弱。社會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將許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遭到破壞。
4、艾滋病對兒童的影響
  艾滋病使千千萬萬的兒童淪為孤兒,使千萬無辜兒童被迫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要經常忍受人們的歧視、失學、營養不良以及過重的勞動負擔。
   
艾滋病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敵人,要消滅艾滋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培養預防艾滋病的社會責任感,需要從""做起。

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徑: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徑主要有三條:血液途徑傳播,性途徑傳播,母嬰途徑傳播。

為什么說性病會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和機會?

性傳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膚或粘膜的炎癥、破損、潰瘍,在性交過程中易造成進一步的破損和出血,從而使艾滋病病毒經性傳播更加容易。一方面,可以使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另一方面,也使性病患者更容易將體內艾滋病病毒傳給性伴。另外,孕婦的生殖道粘膜破損和出血,會造成艾滋病病毒在產程中的母嬰傳播。所以說,性病會增加艾滋病病毒傳播的危險和機會。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終生具有傳染性嗎?

就艾滋病來說,從感染到發病死亡前都屬于傳染期。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將終生具有傳染性。因為目前尚未發現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清除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簡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會致病的細菌、病毒等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會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發生各種感染,而且癥狀沒有特異性,表現為復雜多樣的綜合癥。常見癥狀有:長期低熱,短期內體重減輕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瀉、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結腫大、頭暈、頭痛、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
  艾滋病病人常見的腫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見,表現為皮膚出現深藍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結節。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腎癌等也不少見。

如何確認一個人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無特異性外表及癥狀,不能根據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須經過確認實驗室的實驗室診斷。當確認實驗室血液檢測證明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HIV+),才可以確認一個人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幾個發展時期? 各有多長時間?

一個艾滋病患者從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個發展時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現,癥狀似感冒,能很快自愈。這個時期可以檢測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檢測不出艾滋病病毒抗體。
2) 無癥狀感染期(潛伏期)
  自從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發展成艾滋病病人,這一段時間成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個體差異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長至可達15年以上,平均5-7年。
3)艾滋病發病期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便出現很難治愈的多種癥狀,成為艾滋病人。成為艾滋病人后,一般會在半年至兩年內死亡。

什么叫做"窗口期"?有多長?(簡述)

從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體內產生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這一段時間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檢測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結果呈陰性。窗口期的長短個體有差異, 一般6周到6個月,平均為3個月。

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目前,艾滋病傳播與流行的條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劇。青少年學生性觀念已經發生較明顯的變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靜脈吸毒的比例逐漸增高;預防艾滋病知識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預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侵襲,甚至成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雖然可怕,但其傳播方式明確。人們只要潔身自好、糾正不良行為,完全可以預防。而良好的衛生觀念和行為必須從青少年時期培養。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過適宜的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
  我國經過多年努力,已建成基本覆蓋全國的學校保健網。實踐表明,通過學校保健網進行健康教育,是增強大、中、小學生健康觀念,培養健康習慣和建立健康行為的最有效手段。學校有固定的場所、設施、師資及良好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在學生中具有權威性,學生信任老師,容易產生好的效果。因此在青少年中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又是可行的。

吸毒與艾滋病的關系:

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溫床。這是因為:1)吸毒者常常共用針管、針頭,引起艾滋病毒的經血液傳播。吸毒者毒癮上來,常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別說消毒,連起碼的清洗都來不及。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會被污染,艾滋病毒就會在其他吸毒者中傳播。2)吸毒者的性行為往往是很混亂的,性亂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經性途徑傳播;3)吸毒者的體質下降,身體免疫力差,也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發病創造了條件。

世界艾滋病日的歷史:

 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年的12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以后更名為"世界艾滋病宣傳運動"。每年121日前后,全世界各地圍繞艾滋病的預防與控制和統一的宣傳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紅絲帶的含義:

紅絲帶的由來: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視艾滋病為一種可怕的疾病。美國的一些藝術家們就用紅絲帶來默默悼念身邊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們。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會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齊聲呼吁人們的理解。此時,一條長長的紅絲帶被拋在會場的上空……支持者將紅絲帶剪成小段,并用別針將折疊好的紅絲帶標志別在胸前。
  紅絲帶標志: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關心與支持;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象征著我們要用""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的預防方法

    負責任的行為是最佳的預防方法!雖然目前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癥,不過,只人針對艾滋病的四種傳播途徑,要預防它,其實亦極簡單。

    .謹慎性行為

    任何興受感染人士發生的性行為都有可能傳播HIV。不過,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一生都只有對方一個性伴侶,那么雙方自然不會經由性接觸而染上艾滋病。為使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脅,你應注意下列幾點:

    1不要性濫交:性伴侶越多,越容易感染HIV

    2若不能確定性伴侶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發生性行為時都要使用膠質的安全套,更應注意安全套的質量和正確用法,藉以減低傳染的機會。

    3避免酗酒或濫用藥物:酒精和藥物,會使你失去理智和判斷力,以致影響你的性行為。

    .避免共用針筒

    1遠離毒品。

    2切勿共用針筒注射毒品。

    3就是未能戒除毒癮而要共用針筒,亦必須先以漂白水和清水進行消毒。

    .減少血液接觸

    不少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都會透過血液傳染,因此,但凡處理傷口,你都要:

    1避免皮膚、眼睛或口腔接觸到別人的血液。

    2先戴上用完即棄的膠手套,才替別人護理傷口。

    .防止母嬰感染

做母親的,只有確保自己沒有染上HIV,才能令嬰兒免受感染。假如夫婦未能確定彼此是否帶有病毒,在決定懷孕前應先進HIV抗體測試。

預防艾滋 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藥物和方法,但可預防。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中,所以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絕大多數感染者要經過五到十年時間才發展成病人,一般在發病后的2-3年內死亡。
  與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局、臥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傳播,也不會經咳嗽、大噴嚏、蚊蟲叮咬等途徑傳播。
  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正規醫院能提供正規、保密的檢查、診斷、治療和咨詢服務,必要時可借助當地性病、艾滋病熱線進行咨詢。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注射、使用沒有嚴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并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們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家庭和社會要為他們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危險行為,配合治療,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預防和維護社會安定。
  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HIV藥物治療的有關知識:
何時開始實施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目前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由于長期用藥后,藥物的毒副作用和服藥所帶來的不便,影響生活質量。
  抗HIV藥物的種類:
  (1)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①齊多夫定zidovudineAZTZDV);②地丹諾辛didanosine(ddlVidex);③扎西他濱Zalcitabine(ddc);④司他夫定Stavudine(d4T);⑤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⑥阿巴卡韋abacavir(1592U89Ziagen)
  (2)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①奈韋拉平nevirapine;②地拉韋啶delavird;③依非韋倫efavirene
  (3)蛋白酶抑制劑:①沙奎那韋saguinavir;②茚地那韋indinavir;③利托那韋ritonavir;④奈非那韋nelfinavirr;⑤安普那韋amprenavir
  抗病毒治療的時機:
  何時開始實施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目前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早期治療的益處和危險性分述如下:
  (1)潛在的益處
  ①及早控制病毒復制和變異,明顯降低體內病毒載量。
  ②防止免疫損傷的進展;有利于維持或重建正常的免疫功能。
  ③推遲AIDS的發展,從而延長壽命。
  ④減少由于復制過程中病毒選擇生長而產生耐藥突變株的危險。
  (2)潛在的危險性
  ①由于長期用藥后,藥物的毒副作用和服藥所帶來的不便,影響生活質量。
  ②早期發生耐藥現象,并導致將來用藥受限。
  ③尚不清楚長期用藥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④因藥價昂貴長期用藥不勝負荷。

艾滋病感染者的家庭護理
    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病人只要條件允許,一般愿在家里護理而不愿意去醫院,這不僅是經濟原因,患者愿意尋求家庭和朋友溫心照顧,認為這樣有安全感,不大情愿接受陌生人的照顧,這是正常人心理的表現。家庭護理的作用有助于解除病痛,同時還往往得到心理安慰。
  對待艾滋病患者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強烈的情感要求,同樣對待HIV感染者也有正確情感對待的問題,特別是目前尚沒有理想辦法中止HIV感染者的病情發展,也就是HIV感染者總有一天會發展成Aids患者,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心理過程,它無疑對醫院的護理工作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近年來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人數在增加,使以家庭為基礎的護理工作顯得更為重要。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面對這種難以治療的疾病常會感到十分困惑,同時又對這種疾病缺少確切的了解,就更容易受這種復雜情感的困惑,進而使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處于絕望的狀況,并時常對其家人報以怨恨甚至拒絕治療,當然又因為患者對此病的發生毫無思想準備,故時常也會發生自責和內疚。
  艾滋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經濟問題。面對這么多病人,醫院越來越重的負擔是顯而易見的。這樣,通過家庭護理來分擔醫院壓力,來護理照顧部分病人成為重要的選擇。因此需要通過宣傳教育,消除不必要的擔心與誤解,培訓家庭護理人員,使之掌握正確的知識。通過家庭護理可以使艾滋病患者從家庭中獲得盡可能滿意的護理照顧,其中包括一些簡單的護理方式,如幫助患者清洗鵝口瘡,勸患者盡可能多吃些營養較高的食品以及教給家庭如何用香蕉葉保持患者睡床的干燥,以及服用一些中草藥等對患者有用的知識。總之,家庭護理不僅對解除艾滋病患者病痛有幫助,同時也能充分考慮到患者的情感需求,并能給予心理支持,這樣使患者在生命的末期,得到較好的照顧,這對患者和家屬都是有益的。

艾滋病通過血液傳播的預防

1)絕對不可嘗試吸毒,已有毒癮的人必須立即戒毒,因為靜脈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傳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經靜脈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
  (2)在必須接受輸血時,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來源是否安全。當患者本人不能這樣做時,家屬一定要重視了解情況。
  (3)不自行從國外帶回血液制品,不注射可用可不用的血液制品。
  (4)參加無償獻血,不賣血,更不可到非法的地下采血點去賣血。
  (5)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計劃免疫注射時,是否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不論是托兒所、幼兒園、小學都應重視。要告知已懂事的兒童,拒絕接受數人合用注射器或針頭的預防注射。
  (6)在去醫院或診所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療、注射、針刺治療等時,必須了解這一醫療機構是否認真執行消毒措施。對于消毒不嚴的治療或檢查(如內窺鏡)應拒絕接受。
  (7)能服藥治療的就不打針,不論是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都應盡可能避免。
  (8)不到消毒不嚴格的理發館、美容院去理發或美容。理發、美容的刀具、針具如不消毒或不嚴密消毒,也有可能在刮臉、穿耳、紋眉時傳播艾滋病病毒。
  (9)浴池的修腳刀必須徹底消毒,否則也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浴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均適宜于染有血液的修腳刀上的艾滋病病毒的生存。
  (10)電動剃須刀、刮臉刀不要互相借用,因為刮臉、剃須時經常會使面頰皮膚發生輕微擦傷。人們往往不能覺察這種細小的損傷,但是你在刮完臉后嘗試用肥皂水涂抹臉部,便會感到不同程度的皮膚刺痛,這表示已有表皮損傷。
  (11)牙刷必須每人自備自用。刷牙時出血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有牙齦炎時出血更多,所以不能共用。
  (12)不要紋身。紋身針刺破皮膚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13)救護流血傷員時,要設法不讓血液直接沾染自己的皮膚,尤其是在自己身上發生皮膚破傷時更應重視。可以用衣服、塑料單來隔開傷員。
  (14)醫生、護士、化驗員在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服務時,要嚴防手術刀、注射用針頭損傷自己的皮膚。
  (15)在可能因劇烈沖撞而引起皮膚損傷流血的體育運動中,應該了解對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不要打架斗毆。打架斗毆雙方難免流血,完全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酒后口交易感染艾滋病: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研究顯示,酒精會使口腔細胞在口交時更容易感染HIV。這是首次從酒精影響細胞的角度對HIV感染的研究。
    口交是怎么回事:“口交”是人類性活動的方式之一,總體上講是指口腔與外生殖器、肛門及外陰區域的接觸,嚴格來說,陰莖進入口腔和舌體進入陰道才是真正的口交。
    對于口交,從醫學的角度來探討其合理性或科學性,不同的學者還有不同的看法。口交與艾滋病之前曾有研究發現,酒后性交不用安全套的機會比較大,從而增加感染HIV的危險;而上述研究是以酒精對口腔黏膜細胞的作用為焦點,發現酒后口交能使口腔黏膜細胞感染HIV的危險增加三至六倍。
  研究人員采集未感染HIV者的口腔黏膜細胞,讓這些細胞接觸與不同類型啤酒度數一樣的酒精,然后與植入綠色螢光蛋白的HIV接觸,以便觀察病毒能否感染口腔黏膜細胞。實驗結果顯示,與濃度為4%的酒精接觸十分鐘之后,口腔黏膜細胞感染HIV的幾率提高三至六倍。HIV專門攻擊CD4+的白血球,而口腔黏膜細胞通常聚集較多白血球。
    悄悄告訴女人:我不能接受口交,但是應該怎樣委婉的拒絕呢……不能接受口交該怎樣拒絕?
  HIV會“挾持”這種白血球,將自身基因注入白血球的DNA,讓后者制造更多病毒粒子,進而感染更多細胞。CD4+白血球的宿主細胞最終被毒物殺死,但科學家目前仍不知其機理。人體免疫力隨CD4+白血球減少而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確診為艾滋病患者。
  關鍵在于:口交是否衛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從醫學角度看,只要夫妻雙方沒有生殖器的疾病,在性生活之前清洗干凈,自然不存在不衛生的問題……“口技”銷魂勿忘健康!


什么是雞尾酒療法?

通常指采用不同幾種抗艾滋病病毒藥物聯合用藥,一般包括核苷類、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加上蛋白酶抑制劑,如佳息患等。此療法多可非常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故又被稱為“高效聯合療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艾滋病的治療費用是不是很高?應該怎樣判斷藥物的療效?

應該說費用是比較高的,治療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療,使用進口藥物的費用為20003000/月,使用國產藥物聯合用藥(3種)約500/月。
    藥物治療效果的判斷方法是:由血漿中的HIVRNA的水平決定,用藥8周內RNA應下降1LOG以上,46個月內病毒降至血漿中檢測不到的水平。46個月內治療失敗可能與依從性差、選擇藥物不恰當、耐藥、其他不明因素有關。依從性較好的病人若發生耐藥則需換藥,換藥必須依據以往完整的用藥史及耐藥試驗結果。治療失敗后若想換藥取得滿意效果較為困難,這是由于可更換的有效藥物組合方案有限,并且還要考慮依從性、毒性、耐藥等。

中醫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瑰寶,它在艾滋病治療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目前我國尚未研究出抑制病毒復制的中藥制劑,但是中藥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減輕抗病毒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可使服藥者的CD4細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這一結果可靠性仍處于臨床驗證中。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飲食應注意哪些問題?

1)食物要多樣化、適量,盡可能在每餐食物中作到營養均衡,要注意服藥期間對營養的特殊需求。
    2)根據食物類型、特點以及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首先,水果和蔬菜只能輕微燒制,烹調時間過長會破壞維生素,還可把煮過的水當成湯或調味劑使用。其次,有惡心、嘔吐或腹瀉的病人,飯做成軟的或糊狀會有助于飲食。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品。
    4)對吃飯有困難或保持體重和體力有困難的人建議:少吃多餐,飯里可以加一些植物油或花生醬,建議不吃生菜(不易消化而且可能被污染),服用一些維生素,大量喝水并注意不要脫水。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能否參加工作和勞動?
 HIV感染者在感染初期可以參加正常、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勞動,這樣不但可以使HIV感染者的生活更加充實,也可以通過在工作或勞動中與同事交流,放松情緒。應注意的是,工作量必須適度、避免過度勞累。

怎樣避免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

1.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進行安全的性行為,每次發生性行為時都正確使用安全套。   
  3.及時、規范地治療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艾滋病的中醫藥治療的原則
    艾滋病菌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從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為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相關綜合征(ABC),完全型艾滋病期.其中急性感染為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人體防御系統的抵抗期,此期邪正相爭,正邪相搏,出現頭痛,惡風寒,周身不適,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類似感冒、流感,或類似急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表現。中醫辨證為外感表癥。應根據風寒,風熱情況給以溫散風寒或清宣風熱治療,同時兼顧患者氣血陰陽的偏虛;潛伏期邪實正盛,正氣有所削弱,應結合,重在辨病的原則,一般可用扶正固本,培補氣血的方劑加祛邪解毒之品,ARC期虛實際上夾雜,正邪交爭。精虧氣虛,邪毒入侵,又兼挾各種外邪兼顧。辯治時應根據臟腑的偏衰扶正祛邪;完全型艾滋病期正氣更虛,各種病邪乘虛而入,進一步耗傷正氣,致使毒熱,濕濁,淤血聚集,呈現正氣虛衰挾有邪實內蘊之癥,辯治時應分清邪實的性質。

如何面對和擺脫艾滋病恐懼癥?

    近年來,隨著艾滋病的迅猛發展,有許許多多的人患上了這種艾滋病恐懼癥。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適度的恐懼對人類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過分的恐懼卻是有害的,是一種心理異常。艾滋病恐懼癥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異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過分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或者毫無根據地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時伴有一些情緒異常和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其學習、工作、生活及社會交往。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艾滋病恐懼癥并不是一種單一的心理疾病,它包括多種相關心理疾病。
  第一,恐怖癥。有些人對艾滋病的發病與結局有一些了解,經常過分擔心自己會由于不慎染上這種不治之癥,因此避免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機會,出現一些異常行為,如害怕到“危險”場合或公共場所,害怕與“可疑者”甚至任何人接觸,怕傷口,怕血液,嚴重時整日不敢外出,不敢見人,甚至聽到別人說“艾滋病”這個詞時,也會心慌氣短,驚恐萬分。
  第二,疑病癥。有些人過度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身體稍有不適,有時甚至感冒頭痛,也會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艾滋病,到處看專家,反復檢查,各個權威機構的結論仍然無法讓他們放心,整日奔波在各大醫院及檢查機構之間,千方百計要查個水落石出。
  第三,強迫癥。有些人認為自己隨時有可能被傳染艾滋病,因此格外小心謹慎,杜絕各種感染機會。出現反復洗手,夏天出門必須戴口罩手套,外出回家后必須洗澡甚至全身消毒……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做沒有必要,但無法擺脫。
  第四,焦慮癥。有些人由于經常擔心自己會得艾滋病,會出現長時間的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有時會突然產生莫名的緊張恐懼,并感到頭暈、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哆嗦、煩躁不安,感到大難臨頭,自己馬上就要完了。
     第五,抑郁癥。患者長時間擔心自己得了艾滋病,逐漸出現情緒低落,對外界喪失興趣、不想說話、不想活動、吃不下、睡不著,常常悔恨責備自己,對前途悲觀絕望,喪失信心,產生自殺觀念,甚至付諸行動。
  艾滋病恐懼癥通常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出現:
    一、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一方面,這類危險行為的確使感染艾滋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范所不容許的,在內心深處他們經常受到道德的譴責和社會的壓力,理智與欲望,道德與本能的斗爭會使他們產生矛盾感、罪惡感和恐懼感,因而更容易出現艾滋病恐懼癥。
  二、艾滋病知識缺乏者。某些人對艾滋病相關知識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認為只要與艾滋病毒接觸就會感染艾滋病,不能認識到艾滋病的傳播與其他疾病的傳播一樣,也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同時還需要足夠的病毒數量,而且與自身的抵抗力有關,因此出現不必要的恐懼。
  三、某些心理素質差的人。對于某些敏感多疑、過分膽小、注重細節的人而言,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懼癥。艾滋病恐懼癥是反映他們性格缺陷的一面鏡子。
  應該如何面對艾滋病恐懼癥呢?
  一、加強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普及,讓公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在讓大家了解哪些情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時,明確告訴公眾哪些情況下不可能得艾滋病。
  二、教育公眾要相信科學與事實,不盲目聽信他人。
  三、當發現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時應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生,適當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會幫助他們盡快擺脫痛苦。
  艾滋病不僅危害著人類的軀體健康,同時也危害著人類的心理健康。讓我們共同關注艾滋病,關注艾滋病恐懼癥。

艾滋病病人常有哪些臨床表現?

首先,艾滋病病人的任何表現都不是特異的。必須結合流行病學史和病毒學的證據在結合下面的表現才可以診斷艾滋病。在患者經過`6~10年的無癥狀期后,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與艾滋病相關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3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長期發熱38度左右,持續性腹瀉,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及白色念珠菌感染(鵝口瘡)等。這些均是艾滋病的前期表現。
    進而,由于免疫系統嚴重破壞,平日不致病的細菌、霉菌、病毒、寄生蟲等均開始侵犯肌體,發生致命性的機會性感染,這時腫瘤也極易發生。這在臨床上叫艾滋病期,患者可發生肺、口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眼、關節、皮膚等方面的病變,出現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

                                   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科

2008艾滋病相關知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