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怎么會那么疼?得了該怎么辦?沒得要如何預防?一文告訴你
你或許在電視里見過一顆小小的腎結石是如何征服硬漢的。前一秒,硬漢虎背熊腰的,站得筆挺。突然一下捂著肚子,滿地打滾。
電視里也許有點夸張,但是腎結石的絞痛還是挺折磨人的。
在我國,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病。流行病學數據統計顯示,腎結石的患病率為 1.7 ~ 14.8%,并且幾乎所有國家中,患病率都呈上升趨勢。
一、腎結石是怎么形成的
腎結石是泌尿系結石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腎臟中形成的小石頭,當尿液中存在的鈣質、草酸鹽、尿酸等濃度過高或溶解度降低時,發生堆積、變硬,就會引發結石。
常見病因 | 具體表現 |
飲食習慣 | 飲水量過少,食入過多的高嘌呤類(海鮮、豆類、內臟類)、高鹽、高蛋白質或高鈣食物、高草酸類食物(菠菜)等 |
代謝異常 |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長期臥床、腫瘤、服用激素類藥物、腎小管酸中毒、胱氨酸尿癥、高尿酸血癥等 |
尿路梗阻 | 腎積水、輸尿管狹窄、重復腎輸尿管、海綿腎、多囊腎、馬蹄腎、前列腺增生等 |
藥物因素 | 磺胺類、抗HIV藥物、Vit C、Vit D等 |
尿路感染 | 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 |
泌尿系異物 | 早期疼痛及排尿困難,若不及時取出,異物會進入膀胱形成膀胱結石等 |
此外,腎結石發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特點,比如南方發病率高于北方,沿海地區也比較多見;
與職業也有關,一些高溫、喝水排尿比較少的工作,如工人、交警、司機會多見一些。
二、腎結石為何會這么疼
當人體出現疼痛,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已經發生了感染,另一個是結石已脫落至輸尿管。輸尿管一般僅有0.5-0.7cm,一旦結石脫落,會像塞子一樣堵住輸尿管,排尿的通道被堵,腎盂和輸尿管使勁收縮想將尿液排出,就會導致絞痛發生。輸尿管有三個生理性狹窄位置,結石無法順暢通過這些地方,引起梗阻,就會導致腎積水。
問:腎結石不疼,就可以不管嗎?
答:腎結石痛不痛主要取決于結石的大小、形狀,有無梗阻和繼發性感染。隨著阻塞的延長,輸尿管因積水而擴張,疼痛即會逐漸地緩解。所以,真的不是不痛就不是病了。但其實,有腎結石卻不管,可能會讓結石越來越大,引起直接損傷、泌尿系感染,梗阻,引起腎積水、腎衰竭尿毒癥。
問:腎結石有哪些表現呢?
1、疼痛
(1)脹痛或鈍痛 主要是由于較大結石在腎盂或腎盞內壓迫、摩擦或引起積水所致。
(2)絞痛 由較小結石在腎盂或輸尿管內移動,刺激輸尿管引起痙攣所致。疼痛常突然發作,始于背、腰或肋腹部,沿輸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內側、外陰部放射,可伴有排尿困難、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等。
2、血尿
血尿常伴隨疼痛出現。有時候患者無疼痛感,只有血尿或者血量極微,肉眼看不出來。體檢時大多包含尿液檢查,并且用顯微鏡檢查尿液離心后的沉渣,如果看到紅細胞數目過多就表示有血尿,有時正是腎結石的早期征兆。
3、排石
在疼痛和血尿發作時,可有沙粒或小結石隨尿排出。結石通過尿道時有尿流堵塞及尿道內刺痛感,結石排出后尿流立即恢復通暢,患者頓感輕松舒適。
4、感染
合并感染時可出現膿尿,急性發作時可有畏寒、發熱、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癥狀。
三、腎結石會導致什么后果
最嚴重的一種情況是可能因為堵塞尿道,造成腎積水,最終腎臟功能消失。
正常腎臟容積很小,只能容下10ml尿(遠小于膀胱的300~500ml),如果結石梗阻了尿液排出通路,腎臟會被尿憋得越撐越大,厚實的腎被越撐越薄,特別是慢性梗阻的時候往往沒有明顯疼痛癥狀或癥狀較輕容易被忽視,腎臟功能慢慢減退,甚至失去功能。所以,這種尿路的梗阻危害比較大。
另外,腎結石還是潛伏的感染灶,特別是女性反復泌尿感染,卻查不出下尿路原因,很可能就是腎結石導致的。腎結石導致的反復感染和慢性感染,對腎臟功能有持續的影響,同時由于另一個腎仍在正常工作,許多人不會察覺到腎臟有異常。到檢查的時候,有腎結石的腎已經壞掉,可能已經發生重度感染,危及全身。
因此,腎結石不疼不代表沒有害,一旦發現要及時就診。
三、腎結石,哪些人易中招
問:多喝水,真的可以排石嗎?
答:分情況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腎結石都可以自行排出。理論上以6mm的大小劃分為界限,若結石<6mm,絕大多數可通過大量飲水促進小結石的自行排出。若結石>6mm,則很難通過輸尿管排出,若攝入的水量過多還有可能造成積水腎壓力過大,加重腎功能損害。
四、腎結石該如何診斷
患者可到泌尿外科進行就診
檢查手段 | 檢查特點 |
尿常規 | 了解有無鏡下血尿與泌尿系統感染,協助診斷結石 |
泌尿系B超 | 可檢查出結石,但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敏感性低 |
X線腹部平片(KUB) | 可檢查出結石,但部分結石X線不顯影 |
泌尿系CT | 可以發現X線不顯影的陰性結石,對于急診腎絞痛診斷意義非常重大,可做為首選的檢查方式 |
靜脈腎盂造影 | 幫助了解結石梗阻的位置、有無狹窄等解剖異常,了解腎臟排泄功能 |
腎結石有哪些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一般來說,直徑6mm以下結石更容易應用藥物排石成功,如服用解痙止疼藥物、排石藥物(中西藥物結合)等,同時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2000-3000ml,增加運動來輔助排石治療。
體外沖擊波碎石: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結石直徑超過6mm-10mm,自行排出的幾率比較小,可以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但是如果結石較大,超過20mm,不首選體外碎石治療。
如果合并感染或者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體外碎石治療的風險較大,也不適合體外碎石治療。
體外碎石次數不適合過多,如果2-3次后,結石沒有變化,效果不好,就要選擇微創手術治療了。
微創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和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效果不好,或者結石直徑較大,比較復雜,或者尿路解剖有異常的需要考慮用輸尿管(軟)鏡、經皮腎鏡等微創手術治療。輸尿管(軟)鏡是經人體自然通道——尿道、輸尿管,進行碎石取石的微創手術方式。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是通過在腰部“打孔”進入腎臟進行碎石取石的微創手術方式,是體積較大或復雜腎結石的首選治療方式,取凈結石成功率最高。
有明確病因的需要同時進行病因治療。例如通過治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尿路梗阻等原發病預防結石復發。
五、如何預防腎結石
有些患者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結石,如基因缺陷導致胱氨酸結石,這類結石很難預防;
部分患者腎結石復發很頻繁,可能手術幾個月的時間石頭就長得跟原來一樣大,這可能是由于存在泌尿感染,細菌促使結石生長,因此這類患者除了碎石之外,一定要注意治療感染;
如果曾經有結石病史或者做過結石手術,在生活中更需注意預防,定期門診復查,如果有結石的標本,一定要進行結石成分分析,這樣更有利于針對性的進行飲食和藥物方面的預防。
勤運動,強體質
加強身體鍛煉,增加個體的機體免疫力和體內代謝能力,預防腎結石的發生。
飲食結構合理化+定期體檢
對于結石病高發人群,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控制動物內臟的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加水果、蔬菜、全谷雜糧等的攝入,保持營養均衡。同時要做到定期檢查,每年一次的體檢可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結石。
導致腎結石的病因眾多,通用的預防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多喝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則,避免高蛋白、高鹽、高嘌呤(例如海鮮、動物內臟等)飲食,減輕體重,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血脂等基礎病。
喝水注意事項
1、注意個體差異化:
對于腎臟健康的普通人來說,每天喝水2000ml為宜(不少于1500ml也不多于2500ml),而那些腎功能、心功能、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喝水要注意量出為入,即根據日常排汗、排尿量,決定飲水量,否則大量飲水很容易造成水腫。
需要注意的是,腎結石患者的飲水量要大于普通人,多喝水的目的是,讓沉淀和積聚在腎臟中的鈣質、雜質加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減少結石的形成。
2、別等口渴再喝水:
其實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是在感受到口渴之后才會主動喝水,然而專家表示:等到口渴才喝水?晚了!
健康人體內在失去250~500ml體液之后,身體盡可能地在短時間內恢復水平衡。當大腦的中樞收到血液變濃、細胞內液容量變少,以及細胞輕度坍塌的信息之后,就會啟動“補水”神經沖動,最終產生口渴的感覺。
等到口渴再喝水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而脫水導致失去1%體重的體液時,很容易有頭痛、心情煩躁等表現,如果長期水攝入量不足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問題,也會引起便秘,腎結石,膽結石,高血壓,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性。
3、除了不要口渴了才喝水以外,這2種喝水方式也很傷身,要避免:
(1)運動時或運動之后喝水
運動過程中身體各個器官都在發生調整,比如心肺功能增強而胃腸功能會減弱,這個時候如果大量且快速地喝水,很容易使胃部水潴留,引起胃痛、胃脹還有惡心等不適,腎臟與心臟的負擔也會加重。
運動后體內的鈉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時大量飲水卻不注意及時補鈉的話,很容易引起低血鈉癥,嚴重的時候甚至還導致腦水腫和肺水腫,損傷大腦和肺部功能,造成死亡。
那么運動的時候究竟該如何喝水呢?
建議在運動前1-2小時內飲用400~600ml液體,并且做到分次喝而不要一次性喝完。若運動時間超過一個小時,還應該及時補0.5-0.7g/L的鈉。
(2)一邊吃飯一邊喝水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景南表示:吃飯時喝水會影響腸胃功能,包括直接影響胃腸道初級消化功能。
李景南主任指出,飯前半小時喝水的補水效果是最好的。飯前半小時人處于空腹狀態,水在胃部的停留10分鐘左右就會進入小腸,隨后就會被小腸吸收而進入血液,可以完全的被人體吸收利用。
正確喝水應該怎么喝呢?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喝水的四個最佳時間,分別是: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十點左右,下午三點到四點,晚上就寢前。
每天至少喝1.5升的水,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環境、飲食以及身體情況等酌情增減。水以白開水為宜,而甜飲料、咖啡、奶茶、濃茶等不能完全替代水。
現代不少人喜好喝奶茶,甚至把奶茶當水喝,但其實這個做法很不健康。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也離不開水,因此正確喝水很重要,喝水的“門道”我們也該了解清楚。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