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麻豆|野花韩国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3|蜜桃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无套内谢大学处破女

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信息公示

來源:職衛所 發布時間:2015-11-10 17:29:41 瀏覽次數: 【字體: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的要求,現將《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相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 建設單位名稱、地理位置及聯系人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

地理位置: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格爾木煉油廠廠內。

聯系人:李慶林

二、項目名稱及簡介

建設項目名稱: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建設規模:新增煙氣脫硫設施的處理能力 13.5×104Nm3/h。

項目組成及工程內容:項目工程內容包括包括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裝置(包括煙氣洗滌塔系統和廢液處理系統兩部分)及系統配套工程。

三、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名單、時間,建設單位陪同人

人員分工

姓名

職稱/職務

項目負責人

李岳

主任醫師

報告審核人

史春波

主任醫師

報告編寫人

康海麗

主任技師

建設單位陪同人

李慶林

 

現場勘察時間

2015.4.14-2015.4.18

四、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本次評價共檢測1個工種崗位(產汽外操工),8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噪聲、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工頻電場、硫化氫)。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100%。

產汽外操工8小時等效聲級為88.5 dB(A),超過85 dB(A)的職業接觸限值,超標4.1倍。

崗位工人接觸毒物濃度,均在職業接觸限值10分之一以下,合格率100%。

工頻電場強度各檢測點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合格率100%。

五、評價結論與建議

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通過分析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經現場調查、采樣和檢測,以及實驗室的檢測分析,結合國家有關的職業衛生法規、標準和規范,綜合評價如下: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監總安健【2012】73號《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該項目屬于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中的精煉石油產品制造生產業,確認本項目為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

1 本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氫氧化鈉、噪聲、工頻電場、高溫、熱輻射、低溫、紫外輻射、低氣壓等。

2 項目總平面布置、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輔助用室布置、職業病防護措施、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應急救援、健康監護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具體見表10-1、10-2.

3能夠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采取合理防毒、防噪、防暑、防振動控制措施,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除噪聲強度外,其余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第2部分》規定的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外操崗位作業工人通過佩戴3M公司生產的1111型防噪聲耳塞子彈型帶線耳塞,該耳塞的NRR和SNR分別為26dB和28dB,其預期噪聲暴露強度低于接觸限值要求。

4該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關鍵控制點為裝置取樣點、洗滌塔循環泵房;重點保護對象是裝置外操工

5該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具備竣工驗收的條件。

     綜上所述:通過對該項目的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該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值均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達到了預期的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該項目在總體布局、職業衛生管理、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輔助性衛生設施設置、建筑衛生學等方面能滿足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范和衛生標準的要求;建設方組織員工開展了職業健康體檢,該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結論為合格。具備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條件。在滿足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進一步細化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更好地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

建議

1建設單位應進一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企業職業病防治管理工作,細化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相關知識培訓,確保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同時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2013年12月21日安監總安健〔2013〕171號)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職業衛生檔案。

2加強日常管理,定時進行設備密閉管理,杜絕有毒有害氣體的跑、冒、滴、漏現象。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在廠區大門口或企業文化廊等醒目位置設置職業衛生公告欄,公布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在洗滌循環泵房醒目位置設置警告標識“噪聲有害”和指令標識“戴護耳器”。

4該項目地處高原,工人長年累月在此工作可能導致高原病,為預防高原病的發生,建議煉油廠制定高原病應急救援預案、對新進職工進行就業前健康體檢,有高原禁忌癥者,不宜從事該項目作業;教育職工防止過度勞累、加強營養。

5 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依據本工程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8號《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的規定,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危害項目

6項目洗滌塔循環泵房作業場所噪聲強度超標,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噪聲防護措施,督促外操崗巡檢時必須正確佩戴防噪耳塞;項目正常生產后,檢、維護操作工在現場更換設備零件或維護時,可接觸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要求操作時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7對進入密閉空間(罐)實施清洗、檢修的作業,制訂并強制執行密閉空間作業操作規程,嚴格按照GBZ/T 205-2007《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的規定,如加強工作場所局部通風,檢測密閉容器內相關化學物的含量和氧含量,設備內殘余毒物濃度低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后,工作人員(必須2名以上)才可進入密閉容器進行清洗和檢修,并做好個體防護等。

六、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1、《評價報告》對施工過程中及建成后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工藝設備、技術材料等描述較完整、準確;

2、《評價報告》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及建成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對勞動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評價較全面、客觀、準確;

3、《評價報告》對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判定準確;

4、《評價報告》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及建成后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體防護用品分析與評價正確;

5、《評價報告》對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置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配置及有關制度建設的建議符合要求;

6、《評價報告》針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及建成后提出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建議基本合理、可行,能滿足保護勞動者健康的要求;

7、《評價報告》結論正確。

8、專家組建議:

1.  補充完善工藝流程圖、總平面布置圖和檢測點布置圖;

2.  補充完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況的描述;

3.  補充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描述;

專家組同意通過《評價報告》,《評價報告》應按專家組意見修改并經專家組組長確認后依程序上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