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衛生概論
一、 學校衛生的基本概念
學校衛生是保護、增強兒童少年健康的一門衛生學科,它研究兒童少年的機體與他們學習和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制定相應的衛生要求和衛生措施,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使兒童少年一代健康地成長。
二、 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內容
1.集體兒童健康狀況 2.生長發育 3.營養 4.疾病防治 5.教育過程衛生 6.教學環境及設備衛生 7.衛生宣傳和衛生監督監測等。
三、 學校衛生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身體檢查:
在行列的各種健康檢查,矯治效果復查以及研究生活條件對兒童少年機體的影響時,常用人體測量,人體診察,體力測驗及有關疾病的檢查診斷等。
2、衛生流行病學調查:
對兒少人群的健康狀況或功能水平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的變化情況經常進行分析。
3、衛生統計:
兒童少年的生長發育資料、健康檢查資料以及對兒童少年健康先特殊的觀察資料,都要做統計學處理。
四、學校衛生監測的內容
學校衛生監測是學校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通過長期、系統、定時、定點地收集有關學生健康及學習環境的各種資料,掌握其現狀和規律。學校衛生監測主要包括健康監測和衛生監測。
五、學校衛生健康監測的目的及意義
每年對種類學校抽取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體檢,以掌握學生生長發育、健康狀況、常見病、傳染病、地方病動態。既可以了解其現狀和變化趨勢,找出其特點和規律,為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制定學生保健措施提供資料和依據,以可以促進基層學校衛生工作的改善,使學校衛生保健工作的發展和提高。
六、經常性體質監測常用的指標
1形態指標: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2機能指標;血壓、脈搏、肺活量。3素質指標:50m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立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800m、1000m。4健康狀態指標:視力、齲齒、脊柱側彎、沙眼、寄生蟲、血色素及心、肺、肝檢查。
七、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2.樂于學習和工作,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3.善于同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4.情緒愉快穩定,善于自我調適。5.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嚴于律已,自尊自制。6.能具有正常的行為方式。
八、學生近視眼防治措施
1.減輕學生課業負擔。2.合理安排學生作息制度,勞逸結合。3.加強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與書本距離保持30cm,不要在光線暗處及直射陽光下看書,不要躺在床上及走路或乘車時看書。4.改善學習環境條件。5.定期檢查視力及分檔管理。
九、學生齲齒及口腔衛生保健措施
1.健康教育,宣傳刷牙目的,指導刷牙方法,采用豎刷法,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咬合面來回刷。刷牙應使用保健牙刷。2.增強機體抗齲能力,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合理營養,使用氟素牙膏。3.定期口腔檢查。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