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1. 疾病概況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隱性感染者和顯性感染者都具有傳染性。在腮腺發(fā)生腫脹時,傳染性最強。流腮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1歲兒童對流腮病毒普遍易感,接種含流腮成分疫苗能產生免疫力。2011年,全國報告流腮約45萬例,發(fā)病率為34/10萬,5~9歲兒童高發(fā)。幼兒園、小學、中學是流腮爆發(fā)的主要場所。
2. 主要癥狀
流腮臨床表現多樣,其主要癥狀為單側或雙側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腫脹、疼痛,張口和咀嚼或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劇。腮腺腫大通常持續(xù) 7~10天。流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隨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不同。≥15歲人群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幾率明顯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并發(fā)癥主要包括睪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腦膜腦炎、胰腺炎、耳聾等。
3. 治療原則
流腮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臨床可針對癥狀進行支持治療。
4. 預防措施
接種含流腮成分疫苗是有效預防流腮的措施。兒童在18~24月齡應接種1劑麻疹-流腮-風疹聯合疫苗。但接種1劑含流腮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薦接種2劑含流腮成分的疫苗。未感染流腮病毒且既往無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或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詳的兒童,如所在班級出現流腮患兒應及時接種含流腮成分疫苗。
其他預防措施還包括:
(1) 控制傳染源,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
(2) 在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
(3) 在人員比較集中的環(huán)境下,如學校、幼兒園等,應加強教室通風,增加晨檢。如發(fā)現可疑病例,及時進行醫(yī)學觀察。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