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節”期間食源性疾病防控要點
中秋國慶雙節長假將至,我們也將迎來旅游、購物、娛樂等消費高峰。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青海省疾控中心根據既往監測結果及近期發病趨勢分析研判,特作以下提示:
一、哪些食源性疾病應重點關注?
“中秋國慶節”期間,我省食源性疾病主要以微生物性感染、有毒植物和野生毒蘑菇中毒為主。“雙節”期間,家庭聚會、外出就餐、旅游出行等活動明顯增多,要做好防范,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
重點關注:
1.到沿海地區旅游,重點防范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由生食或未充分加熱的牡蠣、蝦、魚等動物性海產品引起。
2.家庭聚餐及餐飲服務單位要重點防范冷食類食品被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污染。
3.近期野生毒蘑菇、有毒野菜引起的中毒事件呈上升趨勢,多因家庭、農家樂、單位食堂的誤采誤食或加工不當所致。
二、有哪些預防措施?
針對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特點,應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包括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在此基礎上,重點強調以下防范措施:
1.制備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加工和盛放生肉、水產品和蔬菜的器具要與熟食分開,使用后要及時清洗消毒;在處理生和熟的食物之間和其后都要洗手。
2.外出就餐時,要注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飯店、餐廳或攤點,羊肉串、烤雞翅、烤生蠔等要烤熟烤透,非專業門店的牛排最好選擇全熟。
3.不采、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菜、野果和野生蘑菇;加工菜豆(四季豆、扁豆、刀豆)要煮熟燜透。
4.不購買、不捕撈、不食用來歷不明或野生的水產品。
5.餐飲服務單位應嚴格執行健康管理制度,防止帶菌者對食物的污染,患有食品安全相關疾病的直接接觸食物人員要暫時停止其工作或調換崗位。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