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麻豆|野花韩国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3|蜜桃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无套内谢大学处破女

您的位置: 首頁 >健康教育>健康提示>詳細內容

疾控中心權威發布:2月防病提示!

來源:江蘇疾控官微 發布時間:2021-02-04 19:48:46 瀏覽次數: 【字體:

進入2月份,立春后雖說我省氣溫有明顯回升,但此后一段時間,天氣仍會冷暖不定,同時又正值新春佳節,大家走親訪友、聚餐機會增多,可能導致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發,市民應重點防控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和病毒感染性腹瀉。

一、新冠肺炎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需高度關注境外入境人員可能帶來的風險;需警惕進口冷凍貨物及國際貨物可能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

國內出現多點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態勢。1月,我國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2000例。春節假期臨近,各地的人員流動迎來高峰期。需高度關注春節前后人員流動和聚集現象增加可能帶來的疫情風險,尤其是空間密閉場所人員聚集聚餐造成的風險;高度關注農村地區人員聚集、防護意識和及時就醫意識不足等可能帶來的風險。

防病措施:

做好日常防護,保持個人衛生,配合各地防控策略,入境人員在健康隨訪期不參加聚集活動,盡量避免前往密閉公共場所;冷鮮冷凍產品的購買和烹飪過程注意防護,煮熟后食用更安全。盡量避免非必要出行非,如需出行的朋友,請照做:

出行前早計劃早準備。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具體防控政策,避免途徑或者到達中高風險地區;備足醫用口罩、消毒濕巾等個人防護用品;出行前14天內有發熱、咳嗽、咽痛、腹瀉、味覺嗅覺減退等臨床癥狀之一者,盡量避免非必要出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

出行途中,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觸。公共空間要全程佩戴口罩,要勤洗手,盡可能少觸碰公共物品,可用消毒濕巾對經常觸碰的小桌板等進行擦拭消毒;推薦走樓梯或乘坐扶梯,乘坐廂式電梯,盡量減少用手直接觸碰扶手或電梯按鈕;盡量使用手機APP自助值機和掃碼登機或乘車;盡量避開人多聚集的地方,排隊注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盡量減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進食,如需進食,注意與周圍旅客錯開時間,避免邊說話邊吃飯;做好行程記錄,包括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時間和座位號等,并妥善保存票據,確保一旦出現相關情況可及時追溯。

抵達目的地后要第一時間向社區、村委報告,盡量減少聚集、少串門,遵守當地疫情防控政策;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腹瀉、味覺嗅覺減退等癥狀時,要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報告外出旅居史及人員接觸情況,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并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

立春后這一段時間,天氣冷暖多變,要繼續做好保暖,切勿過早減衣等,以防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即流感患者在講話、咳嗽或打噴嚏的過程中,將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排放到空氣中被周圍人群吸入而引起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一般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腸不適。一般情況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數人遺留咳嗽癥狀,部分老年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引起重癥甚至死亡。

防病措施:

1.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衛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在流動水下洗手,持續至少20秒;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輕掩口鼻,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2.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開窗換氣。

3.盡量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例患者,必須接觸時,應配戴口罩。

4.若出現流感樣癥狀,應立即停課或離開工作崗位,避免接觸他人,及時就醫。

5.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每年在流行季節前接種,可減少接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癥狀。老年人、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學生等應盡可能去接種流感疫苗。

 

三、諾如病毒胃腸炎

諾如病毒是一種能引起急性腸胃炎的病毒,主要通過水、食物和人與人之間接觸傳播。

健康人因攝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攝入患者嘔吐物或糞便產生的氣溶膠而感染。

2月份學校疫情將有所趨緩,但春節假期間,工廠、企業等集體單位集體聚餐等行為的增多可能導致疫情傳播和擴散的風險增加。

感染后大約12~48小時內就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和惡心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嘔吐。

防病措施:

1.個人衛生:勤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

2.食品衛生:做好食物的保鮮、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食用生蔬菜和瓜果前一定要洗凈、去皮;貝類海水產品則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3.飲水衛生:確保水源的安全,不喝生水;桶裝水的選用應符合衛生標準。

4.隔離治療或休息:患者在出現了嘔吐或者腹瀉等癥狀時,不要堅持帶病上班或上學,特別學生、教師和食品從業人員。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生痄腮”),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唾液傳播。被感染后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腮腺腫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發睪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發癥。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多為15歲以下年齡段兒童,該年齡段兒童多為學生,免疫空白的學齡兒童的人群聚集有可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

防病措施:

目前以接種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為主要的預防措施。2020年6月1日起,國家實施2劑次麻腮風疫苗免疫策略,即8月齡和18月齡分別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

既往只接種1劑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者,建議在4歲以后再接種1劑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出現腮腺腫大癥狀的患者應及時就診、隔離。確診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應隔離至癥狀完全消退或發病后14天。對于接觸過傳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應從最后接觸之日起觀察25天。

 

五、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的意外傷害

春節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不安全的燃放容易引起意外傷害,嚴重時可導致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

防病措施:

未成年人燃放煙花爆竹時,要有成年人監護指導,并對未成年人進行注意事項和應急避險教育。

應在室外平坦、空曠、無障礙的地方燃放,勿將煙花爆竹帶到車站、機場、學校等人流密集場所燃放。

購買煙花爆竹要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度好的經營單位或商戶,不要在無證無照的小攤小販處購買,更不要購買私家小作坊制作的煙花爆竹。

 

六、心腦血管病

春節期間,年輕人喜歡趁著假期瘋狂熬夜打游戲,長期缺乏睡眠,人就會緊張、焦慮,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過年又難免和親朋好友一起吃吃喝喝,小心讓心腦血管疾病鉆了空子,尤其是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人。

防病措施:

每日做好血壓監測。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合理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多吃水果、蔬菜。

堅持適量運動,避免過度疲勞,心態平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