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進入流感流行季 大眾應防范感染風險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又可分為若干個亞型,最常見的有H1N1、H3N2亞型。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腸胃不適,流感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繼發細菌性肺炎或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現嚴重并發癥,病死率較高。
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9月,我省流感樣病例就診百分比較上月相比上升10%,較去年同期上升34.62%。流感病毒檢出類型主要為甲型流感病毒(其中以季節性H3N2占絕對優勢),乙型流感不足1%。由H3N2病毒引起的流感癥狀與其他型別類似,在傳播方式、傳染性和致病性方面也沒有大的變化。
在北方,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節。本次流感流行高峰出現時間較早,可能與氣候變化及流感病毒優勢型別的本身特點等有關。兩節過后,秋冬季節更替之際,我省氣溫急劇下降,加之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且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兒童等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發生住院和死亡的風險更高,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省疾控中心提醒大家:
(一)及時接種疫苗 流感疫苗對人體的保護可達70%—90%,即使在接種后患上流感,也能減輕其癥狀并降低并發癥的幾率。專家建議,最好在流感流行季節前,10月和11月接種疫苗。重點推薦6-23月嬰幼兒、2-5歲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醫務人員以及慢性病患者及患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優先接種。
(二)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三)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四)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五)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必須去時,應佩戴口罩。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